于我個人而已,我是支持海葬并接受海葬的。對父母孝順,不是體現在人死后多么豪華的墓葬,而是體現在人還活著的時候,是怎樣去對待他們,從最初的“入土為安”(土葬)到現在的火葬,樹葬,花葬及目前的海葬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而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如大家都熟知的周總理,就是海葬。
1、夫妻來深圳定居,擁有戶口、房車多年,人死后埋葬在深圳還是老家?你怎么看?
謝謝先生邀請!簡單呀!你丈夫家有沒有保存族譜?有族譜那就得按照家族規矩辦落葉歸根。若是沒有族譜,可以隨意,好話不好聽,死了的人去了哪里誰也不知道,也沒見過死了的人回來過,人死了就是塵歸塵土歸土,活著的人都是寄托哀思做給活著人看的,到不如活著的時候,大人和小孩子相互尊重,不留遺憾的過完這一生,不過,還是支持你丈夫家的觀點,親情是需要維系的,人走落葉歸根,你走了啥也不知道,小孩子一個人在深圳很孤單的,到了祭日回老家和家族里的親戚還能見見面。
2、大海寄哀思,深圳今年新增一次海葬活動,已有近四萬逝者魂歸碧海,你怎么看?
我覺得,海葬很好,簡潔,環保,不占用有限的資源,應該大力提倡,從最初的“入土為安”(土葬)到現在的火葬,樹葬,花葬及目前的海葬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而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如大家都熟知的周總理,就是海葬。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至于用什么方法,也要尊重當地風俗及個人意愿,不能強迫,
于我個人而已,我是支持海葬并接受海葬的。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不想占用或浪費有限的土地資源,更是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如果買公墓的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并且每年還有管理費等等),如果海葬,每年到海邊去寄托哀思,又能放松心情,如果泉下有知,肯定是希望看到子孫們幸福歡樂的笑臉,對父母孝順,不是體現在人死后多么豪華的墓葬,而是體現在人還活著的時候,是怎樣去對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