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和上海哪座城市更適合外來人口工作定居。北京和深圳,都是一線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可以肯定,北京同樣適合各類人才維持正常運轉和服務城市,北京和上海外來人口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走在北京的街頭和走在深圳的街頭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在北京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在深圳有著年輕的氣息。
1、北京和深圳,你選擇哪里?
北京和深圳,都是一線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唯一的不同是,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政治中心,北京的歷史久遠,有著很多名勝古跡,走在北京的街頭和走在深圳的街頭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在北京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在深圳有著年輕的氣息。北京和深圳的特點:“是高房價,難入戶”,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很難在北京和深圳買房子,上千萬的房子很少人能買得到,在北京幾百萬只能買到五環以外的房子。
在深圳接近10萬一平的房子,有幾個年輕人買得起?在深圳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來調侃深圳的高房價、高房租:“來了就是惠州人”,因為惠州離深圳近,雖然還有一個離深圳更近的東莞,但是現在東莞房價很高了,而且還限購。惠州是深圳最后的后花園,在離深圳近的大亞灣,通勤時間一個多小時也能去到深圳,所以那些買不起深圳房子的深漂,選擇在惠州買房,在深圳上班。
2、北京深圳和上海,哪個城市適合打工?
這三個城市分別代表我國不同的經濟圈,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還不是特別均衡,基本上沿海地區的經濟圈更發達,而西部中部多是一些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因為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出現下滑現象,所以這些地區人才流失也十分嚴重,而人才主要流向我國傳統的三大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以及京津冀經濟圈,但不同層次的人才,適合的經濟圈也是有區別的,
首先是珠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當前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也是我國當前高科技人才匯集相對集中的地區,所以基本上一些高學歷,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還是去往珠三角比較合適,畢竟珠三角的深圳廣州兩座城市,當前互聯網高科技企業以及一些研發企業還是比較集中的,東莞也朝著科技制造發展,在這里更有自己施展才華的空間,跳槽也更加容易。
當然長三角以及京津冀,不能說沒有高科技企業,但珠三角科技企業在本地區企業所占比例當中還是要高一些的,而普通的加工人或者說一線工人,比較適合的地區是長三角經濟圈,長三角其實可以稱之為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引領周邊城市共同發展,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擁有很多加工崗位,在這一地區也匯集了各省很多外來人口。
最后是京津冀地區,當前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向南傾斜,北方城市中京津和山東部分城市還能挑起一定的大梁,但是基本上很少有南方人聚集京津,更多是北方、東北人向南聚集,京津很大程度上都是華北地區的人才匯集,尤其是河北、山東等地區,其實個人認為相比于南部城市,北部經濟圈更加看重的是學歷,而南部更加看重的是能力。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3、北京和深圳哪個更適合打工掙錢?
去了北京很多次。也有很多人在北京發展買房,至今仍然在北京的,我知情者,可以肯定,北京同樣適合各類人才維持正常運轉和服務城市。深圳更加因為是特區的科技含金高,吸引力大于世界城市之首,需求在深圳落駐的企業,公司,總部較多,同樣運轉會急需各類人才。發展中灬灬來了就是深圳人,城市金言。在向你招手,歡迎,歡迎在向你微笑,
4、上海、深圳、北京,哪個更適合外地人打拼?
提問:北京、深圳和上海哪座城市更適合外來人口工作定居?大家留意這個問題的關鍵詞是“外來人口”和“工作定居”。在這里我個人首推深圳!為什么?北京和上海外來人口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同比下降0.8%,連續兩年負增長,上海2018年末常住人口2415.27萬人,而2017年末這一數字是2418.3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