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釣魚的話就會有人類活動,首先是各種餌料,添加劑肯定會污染南水北調的水質,影響水的質量。南水北調水源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充足,漢水流域也有成千上萬的人口,同時還要考慮丹江口水庫下游的因“失血過多”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所以說優先解決城市用水的前提下,才會考慮生態補水,近二年來,南水北調利用河北境內的18條河流補水4.67億立方,這個補水量對于解決京津冀一帶缺水問題還是杯水車薪。
1、石家莊南水北調有釣魚的地方嗎?
首先肯定一點就是,水里肯定是有魚的。另外就是不允許釣魚,因為釣魚的話就會有人類活動,首先是各種餌料,添加劑肯定會污染南水北調的水質,影響水的質量。其次,人類活動帶來的其他污染也很大,經常野釣的朋友都知道,野釣場所因為缺乏管理,加上很大一部分釣魚愛好者素質低下,攜帶的各種餌料塑料袋,食品袋,打包盒等各種不易分解的垃圾隨手丟棄在河邊,有的隨水沖走,給河流造成很大的污染,
2、南水北調一年要從南方調多少水去北方?調過去的水北方夠用嗎?
南水北調中線、東線工程年調水量不一樣。中線工程平均每年調水量是85.4億立方米(2019-2020年度實際調水87.60億立方米,分水86.20億立方米),從2014年12月12日正式開始調水以來,截止到2020年10月底,中線累積調水340億立方米,相當于半個青海湖,東線工程當前主要往山東調水,平均每年調水量是7億立方米,從2013年12月調水以來,截止到2020年10月底,累積向山東調水是46億立方米,相當于一個太湖的蓄水量。
單看調水數據,是以“億”來計算,感覺調水很多,但其實并不算多,對北方來說遠遠不夠,只是能緩解部分用水短缺,首先,我國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缺水,不僅僅限于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同樣短缺,近年來華北地下水超采、水位降低都是既定的事實。雖然中線工程年調水在85億立方米左右,但這85億立方米并不是全都分配給生活用水,分給自來水廠的大約占66%,另有20%補給到城市河湖,還有14%存入了中大型蓄水水庫,
這樣算來,中線一年調入京津冀豫的水量,大約有56億立方米直接供應城鎮,京津冀豫常住人口2億,折合每人每年28立方米,每人每月2.3立方米,每人每日0.07立方米。雖然實際換算過程中,南水北調中線供水并不是涵蓋整個京津冀豫,只是供應線路周邊城市,不能用2億常住人口來作為基數,但別忘了自來水供應城鎮以后,可不僅僅是家庭用來飲用、洗漱,酒店、餐飲等都是用水大戶,再加上工業用水,以及水資源隨意浪費,這樣算下來,每人每月可能還不足1立方米,
雖然京津冀豫還有自身的水資源可利用,但別忘了南水北調早就由原來的補充供水,升級為常態供水了,京津冀豫自身的水資源越來越少。其實啊,不光從數據可以看出南水北調遠遠不夠,從當前的工程規劃,以及工程建設,也能看出北方水資源還不夠用,還是以京津冀為例,當前南水北調東線還只是向山東供水,但正在建設的“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為的就是進一步將長江水從東線也調入京津冀,該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增加供水4.9億立方米。
此外,中線工程未來也規劃有二期、三期工程,為的都是增加向北方的調水規模,因為別忘了,華北除了密集的人口以外,還是糧食主產地,不能持續讓地下水呈短缺狀態,說了這么多,可能有的人根本不信,不相信南水北調不夠北方用,因為生活在城市,根本體會不到水資源短缺,那不妨到北方農村走一走,看一看有多少水庫還有水,有多少河流還在流淌,條件允許還可以在北方平原打上一口水井,看看50米能不能出水。
3、為什么引黃河水入白洋淀,而不是利用南水北調的水呢?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屬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億立方米,位于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洼地上,接納瀑河、唐河、漕河、潴龍河等九條較大的河流入湖,最后匯入大清河,看下圖。白洋淀行政區劃上,在北京、天津、保定市之間,任丘、雄縣、安新三地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