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年輕人最多的是工廠上班人群,為什么現在年輕人少了,有很多原因。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2018年我國常住人口凈流入排名前十強已經公布了,深圳不出意外的以49.83萬人口增長再次奪得冠軍,深圳已經連續兩年人口增幅領跑一線城市了,那么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如何才能不斷的提升吸引力呢。
1、深圳這座城市都是年輕人,進入社會的第一座城市有多少人選擇了這里?
我第1次踏入社會,就是在深圳,曾在深圳工作6年。個人認為,深圳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活節奏也比較適中,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充滿著創新力。非常適合年輕人的城市,我現在已經在成都下面的縣城里4年了,在縣城里感受不到深圳的那種氛圍和濃厚的商業氣息。都顯得后悔了,深圳的包容性非常的強,相比于其他的城市。作為年輕人,更應該勇于挑戰和創新,
2、深圳的年輕人是不是在減少,年輕人都去哪里了?
深圳年輕人最多的是工廠上班人群,為什么現在年輕人少了,有很多原因。1.年輕人斷層,以前80后兄弟姐妹多,現在90后0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2.經濟壓縮,最近幾年,工廠倒閉的以及搬離的很多。3.深圳現在走商業化,大部分年輕人在工廠文化程度低,只能隨著工廠搬遷或者到其它城市另謀出路,4.現在工廠工資低,加班少。
3、深圳人口增幅連續兩年領跑一線城市,如何不斷提升城市吸納力?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2018年我國常住人口凈流入排名前十強已經公布了,深圳不出意外的以49.83萬人口增長再次奪得冠軍,深圳已經連續兩年人口增幅領跑一線城市了,那么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如何才能不斷的提升吸引力呢?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環境是吸引人口和產業的主要因素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可以說是一座完完全全的移民城市,從建立的時候開始到現在幾乎90%的深圳市民都是屬于外來人口,也正是這樣的基因決定了這個城市一個特點:寬容度和容納力很強,無論是全國深圳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深圳都會體會到這一點,起碼這個城市不會因為你是異地人讓你感到歧視和不受尊重,這點來說只有真正的移民城市才做得到。
那么深圳的這種環境才是吸引人口和產業的主要因素,幾點愚見:第一、對于科技研發的持續高投入,以2018年為例,深圳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25億元,其中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50億元,科技研發投入67.9億元,也就是說在科技研發和研究這塊深圳的投入占據了公共預算支出的5.5%,已經遠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1.2%左右)。
這也是如今很多城市都缺乏的一點,缺乏持續性的科技研發投入,自然很難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第二、對于普通人才和技術的重視值得很多城市學習。在過去甚至是現在,很多城市對于高層次和中等人才都是求賢若渴,但是對于基層人才確實愛答不理,相比于中高端人才的送房、送工作、送資金不同,基層人才始終得不到重視,尤其是在住房這塊,
2018年深圳市僅僅在人才安居上面的投入就有100億,加上各類人才專項資金共計153.4億的投入,可以說只要你有能力在深圳完全可以得到政府的資助。曾不止一次的聽到很多創業者講起,自己的很多項目都是地方主動找上門來投資支持的,這也是為什么深圳能夠成為創業者樂土的主要原因,得到足夠尊重!!只要你有能力,那么地方就會給你提供足夠的舞臺和資金支持。
第三、優質的營商環境打造,不僅僅是歡迎企業來投資而且對于在深圳的企業進行各種優惠和減負動作也是深圳一直在做的事情。以2018年為例,深圳預計全年為企業降成本1385億元;正是處處為企業服務的這種意識,才使得深圳這么深的企業的青睞,那么作為其他城市來說要怎么做才能達到今天深圳的成績呢?幾點愚見第一、只需按部就班學習就好。
深圳包括廣州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很多政策實施都具備很高的前瞻性,起碼在科技投入和打造優質營商環境上就要下大工夫,這點看似簡單,但是要打破中西部大多數城市的固有思維個人覺得還是很有難度的,畢竟以GDP為綱的發展模式至今已經深入大多數地方的骨髓之中。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地方為了GDP就不管房價高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