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3000多年的輝煌歷史,我做為一個年近不惑的南陽土著感到非常自豪,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如此燦爛的文化與歷史底蘊,南陽近幾年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朝著建設高質量的大城市目標邁進,南陽的未來一定會更好。二、“南陽”地名的由來“南陽”地名的由來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占領丹陽、宛邑之后,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設立了“南陽郡”,此時的“南陽郡”是全國八大都會之一,名滿天下,手工業、冶鐵業和鑄銅業特別發達,成為全國有名的冶鐵中心,南陽這個名稱從那時開始沿用至今。
1、南陽有多少年的歷史?
南陽,我親愛的家鄉,是國務院評選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中耀眼的一顆星辰,南陽的歷史得從遠古說起:一、“南召猿人”的誕生早在四五十萬年前的遠古時期,著名的“南召猿人”就在南陽母親河——白河上游生活,與北京山頂洞人處于同一個時代,現在的南召杏花山猿人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
直至后來五、六千年前,出現了村落,至夏朝初建立了初級城市,二、“南陽”地名的由來“南陽”地名的由來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占領丹陽、宛邑之后,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設立了“南陽郡”,此時的“南陽郡”是全國八大都會之一,名滿天下,手工業、冶鐵業和鑄銅業特別發達,成為全國有名的冶鐵中心,南陽這個名稱從那時開始沿用至今。
三、“南陽”的歷史軌跡南陽自從戰國時名揚天下之后,到了漢朝更加繁榮,特別是到東漢初,成為了陪都,僅次于洛陽的全國第二大城市,誕生了開國皇帝劉秀、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等一大批歷史名人,唐朝時,南陽農業、工商業發達,聞名華夏大地,唐朝詩仙李白一首《南都行》描寫的最為形象,到了清康熙年間,南陽是北京通往湖廣和云貴川的交通要道,陸路驛道和水路碼頭相接,有“南船北馬”之稱,商賈云集,是名副其實的豫西南經濟中心。
到了現代,南陽撤地設市,下轄13個縣區,成為全國最具潛力的城市前100名,總結:南陽3000多年的輝煌歷史,我做為一個年近不惑的南陽土著感到非常自豪,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如此燦爛的文化與歷史底蘊,南陽近幾年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朝著建設高質量的大城市目標邁進,南陽的未來一定會更好!我是宛都說事兒,80后南陽土著,說南陽人感興趣的事兒。
2、公元684年發生了什么大事?
導言公元684年,是武則天開始進入權力巔峰的一年,而這一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宮廷內斗。接下來我就把這些內斗的事情做一個整理,廢帝立新中宗李顯,是武后的第三子。照理說做中宗干的還不錯,只是母后不滿意,理由很簡單,老娘自己要做皇帝,當然要除掉這位中宗咯。再加上中宗在立妃韋氏為皇后上和武后有分歧,所以干脆兩母子鬧翻。
中宗被廢黜,換上了另外一個兒子睿宗李旦。接下來就是宗室的大洗牌,廢太子李賢被殺。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睿宗長子永平郡王成器為皇太子。廬陵王被放逐到房州,這一連串的做法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于是就有了這一年另外一件大事發生。徐敬業之敗英國公徐敬業,李勣之孫,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襲了祖父的英國公爵位。李敬業從小善于騎射,有才智,曾任眉州刺史,后坐事被貶為柳州司馬,
武則天廢唐中宗立睿宗,臨朝稱制,他在684年九月起事于揚州,自稱為匡復府大將軍,以匡扶中宗復辟為理由起兵,李敬業的部隊很快增至十余萬人。武則天派遣李孝逸統兵三十萬人征討,李敬業聽從薛璋意見,先南渡長江攻陷潤州,再北向與李孝逸戰于高郵,徐初戰獲勝,但久戰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敗敬業軍,敬業逃往潤州,為部下所殺,
說實話這樣的起義沒頭沒尾,自然不能稱氣候。可憐了駱賓王發布檄文,歷數武后“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等罪,肆意詆毀,中有“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試觀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等語。武后見檄文,問作者,告以“駱賓王”,武后曰:人有如此才華,未能招致朝廷,皆宰相之過也。轟轟烈烈的討伐失敗,駱賓王被捕,或者不知所蹤。
3、歷史上有哪些一語成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