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姚老師回歸了課堂,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事實表明,她是一個優秀的老師。據網上報導,姚老師本來各項考核總分排第二名,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一項后,姚老師變成了倒數第二名,姚老師欲哭無淚,咽不下這口氣,一怒之下把學校和教育局告了,看了這段新聞,人們自然而然產生疑問,實力分很高的姚老師,怎么會由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而發生突轉,變成倒數第二呢。
1、焦作姚老師事件你怎么看?
據網上報導,姚老師本來各項考核總分排第二名,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一項后,姚老師變成了倒數第二名。姚老師欲哭無淚,咽不下這口氣,一怒之下把學校和教育局告了,看了這段新聞,人們自然而然產生疑問,實力分很高的姚老師,怎么會由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而發生突轉,變成倒數第二呢?是不是有人故意做了手腳?為了內定人員和關系戶的上位而拿下了本來穩穩進檔的姚老師呢?這種貍貓換太子的做法在有些人才招聘活動中也時有耳聞。
2、焦作姚老師上訴案雖敗猶榮,是推進中小學職稱改革的巨大力量?
雖然姚老師敗訴了,但對大多數一線教師來說,職稱評定難的現實仍然是客觀的,她作為個例,是教師隊伍職稱評審怪象里的冰山一角,從網絡輿情來看,太多數人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也有部分人選擇“知難而退”,生活閱歷的增加,讓他們變得消極!如今,姚老師回歸了課堂,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事實表明,她是一個優秀的老師!。
3、為什么學校在法院做出判決前對姚老師作出停職處理?對此你怎么看?
學校在判決前就對老師進行停職處理,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愚蠢,誰是誰非還沒有搞清楚,就以自己為正確的一方。以強制的行政手段處理自己對方人,這樣做就是明白地告訴公眾,老子是對的,你是錯的。可是如果判決否認了它的正確性,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到時候說不定連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又是寫檢查又是撤職,這樣做沒有給自己留條后路,蠢不蠢?第二,蠻橫。
以為自己是校長是管理者,就可以隨便處置自己的職工,老子做錯了你還敢越級上告,這就是背叛。你們這些人要是對老子有意見可以好好商量嘛,可以請我吃飯嘛,或者干點別的,你怎么能敢去告老子,老子今天就要你好看。你越級告老子的不是,就是讓老子下不來臺,老子就要整你,在這個學校老子說了算。第三,膽大妄為,主管機關都沒有下命令告訴他們該怎么做,當地教育局還沒有發話,一個學校就敢這樣處理自己的職工。
這是目無尊長,目無法紀,胡作非為,我感覺這個校長可能最后呆不住了,要倒大霉。老師感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向上級部門反映,難道做錯了嗎?不向上級反映,難道拿起刀去反抗嗎?向上反映的渠道必須通暢,這很正常,古代的明君都想辦法要聽到老百姓的聲音,古代,皇帝命令官員到各地征集民歌,了解群眾呼聲,現在我們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時期,政府聽一聽老百姓的呼聲,難道就錯了嗎?所以我說這個校長一點都不懂理,確實太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