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對人類的危害,通常在8月9月之間,這時的臺風在亞熱帶北至日本海沿線,南至大平洋赤道,如此廣袤的洋面早已將27度的水溫儲積到了60米的深度,洋面無數(shù)氣旋大量匯聚,加上北方冷空氣逐步南下,空氣對流就會產(chǎn)生巨風,而此時太平洋水面的氣旋大量產(chǎn)生熱帶氣流,于是臺風生成。
我未曾在廣東渡過臺風的季節(jié),可我知道廣東省頻發(fā)災害的嚴重性。去年我在《問答》專題作過二次回答,一次是:臺風是怎樣生成的?一次是:臺風為什么頻在廣東登陸?其實,廣東夏季的臺風并不厲害,只是雨水太多;當然雨水多會遭遇交通困難,雨水多也會造成農(nóng)田被淹、魚壙泛濫外逃,這些都是災害。農(nóng)田被淹后,農(nóng)作物就會造成倒伏,
這就造成了農(nóng)家的巨大損失。廣東蔗農(nóng)的作物都倒伏了!農(nóng)民的辛勞化作了內(nèi)心的血和淚!臺風對人類的危害,通常在8月9月之間,這時的臺風在亞熱帶北至日本海沿線,南至大平洋赤道,如此廣袤的洋面早已將27度的水溫儲積到了60米的深度,洋面無數(shù)氣旋大量匯聚,加上北方冷空氣逐步南下,空氣對流就會產(chǎn)生巨風,而此時太平洋水面的氣旋大量產(chǎn)生熱帶氣流,于是臺風生成,
由于廣東正好面對大平洋的熱帶氣旋切換地帶,所以在這個季節(jié)最容易面臨臺風的考驗!2018年,廣東“山竹”臺風對廣東的危害!對于臺風的預防措施,在當今,因為有氣象臺的預報,但凡對人類生命安全的預知性,政府和公民都會得到預警。例如,街面上的廣告牌要加固,不要因臺風造成人類傷亡,魚民也應該努力的加固堤圍,避免魚兒外逃。
2、為什么南邊來的臺風基本上到深圳前就拐彎了,很少直吹深圳廣州?
據(jù)中國氣象網(wǎng)的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1949年~2019年間,我國共發(fā)生了491次臺風登陸,其中有189次登陸廣東,登陸次數(shù)最多,是全國臺風登陸最多的省份,但廣東臺風分布不均,也有厚此薄彼之分,登陸的次數(shù)哪里最多呢?看下圖:從登陸地點來看,廣東沿海自東向西均有臺風登陸,一般說來,西部沿海比東部沿海更容易遭遇臺風襲擊,1949-2019年間,湛江地區(qū)有54次臺風登陸湛江,徐聞縣最多,在過去71年中,有21次登陸湛江,
其次是陽江24次,汕尾21次,江門19次,珠海14次,深圳12次,汕頭12次、茂名11次,揭陽11次,惠州9次、中山3次、潮州3次,廣州1次,香港14個,深圳的臺風也是不少。深圳與香港只是一河之隔,從位置關系來看,深圳在香港里側,臺風更多地直面香港,而深圳暴露出的海岸并不長,只有從珠江口西邊或大鵬新區(qū)登陸的臺風,才屬于深圳,
若將香港和深圳相加,則應為14 12=26次,這一數(shù)字相當可觀。廣州也是如此,歷史上我國周邊海面產(chǎn)生的臺風平均約為30個,每年平均有7個臺風登陸我國,登陸廣東、海南、臺灣等地的臺風較多,大部分偏移到日本東部海面上消失。其移動路徑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南側導流氣流往往控制臺風移動方向,另外西南季風也會影響了臺風的移動路徑,
廣東省海岸線呈一段弧形,相對臺風方向來看,只有雷州半島與海南是迎面臺風,有效面積大,而茂名、陽江、珠海、深圳、汕頭、汕尾、潮州等地則是一段弧形,相對應的弧度較大,登陸的次數(shù)較多,彼此相差不大,廣州、潮州、中山等地的海岸內(nèi)凹,登陸次數(shù)少,與深圳相也少了很多。南海面積小,也會生成臺風,太平洋臺風穿過菲律賓群島進入南海后北移,其位置位于深圳南面,移動路徑非常復雜,因為南海周邊陸地眾多,海氣相互作用較大,以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均可控制臺風移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