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在深圳過了一個春節,那叫一個蕭條啊,整個就是一座空城了,吃飯的地兒都很少,更別說有好多人了,路上交通也好了,也不見堵車了。不是我變了,是我真的無能為力了,我認輸了,我折騰不動了,深圳是一線城市,一線城市豈能成為鬼城,深圳除了教育落后外,其發展潛力比廣州還強,很多外地人在深圳工作擠破腦袋都想落戶深圳,人口當然是不減反增。
1、呈貢以前被稱為“鬼城”,現在的入住率怎么樣了?
在呈貢居住了一年,對呈貢各小區相對熟悉些。像市政府周邊的小區如白龍園、米蘭園、惠蘭園等入住率80%--90%,春融街所屬的商業中心附近的次新樓盤如,云南七彩第壹城、實力心城、滇池明珠廣場等入住率40%--60%之間,就是高校區周邊的大型小區,如書香大地、雨花毓秀,實力錦城,天水嘉園等入住率在60%至70之間,地鐵一號線大學城站附近的藍光天嬌、頤景園、頤明園,入住率在80%到90之間,其他的大型小區如時代俊園、廣電苑等入住率在20%到30之間。
2、以前著名的大亞灣現在怎么樣了?
2011年那時全部是山,房子很少,2014年全部是房子,部分世界前五十強地產商都已經入駐,但人很少(鬼城),2018年現在已經從山區變成了小鎮,房賣完了,節假日深圳往返大亞灣人流量大,但入住率不高,。想要人氣上來,估計得深圳14-16號線完工,前幾年去大亞灣,基本不堵車,現在節假日偶爾有點小堵,從這些看來,大亞灣還是在慢慢發展,只是沒有像深圳從小漁村這么快發展起來,
3、二十年前有人說深圳快成鬼城了,為什么深圳人口不減反增?
深圳是一線城市,一線城市豈能成為鬼城,深圳除了教育落后外,其發展潛力比廣州還強,很多外地人在深圳工作擠破腦袋都想落戶深圳,人口當然是不減反增。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的經濟特區,各種先進的發展都是從這里開始,深圳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毗鄰香港,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大都市,深圳是全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雖然這兩年工業不及前些年,但是總體還是全國最強勁的,
4、為什么感覺現在來深圳打工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個問題我想從我身邊的人和事說起。最近我辦公室辭職三人,注意:他們是辭職回內地,而不是跳槽在深圳另找工作,我同他們三個人都談過話:第一個是一個漂亮的女生,湖南人。春節剛過就提出辭職,主要是她父母要求的,說孩子在深圳賺不到錢,又耽誤了青春,看到網上說深圳那么多剩女,做父母的非常擔心好白菜都爛在地里了,無論如何也要回湖南,現在長沙上班。
第二個是個95后小伙,厭惡深圳的高房價,在深圳看不到留下來的希望,要回去也要趁早,回武漢去找工作了,第三位是個八〇后,早年在南昌買了房,沒有出租,一直空著。深圳房價節節攀升,實在看不到希望,早早回去,我還有一個熟人,早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學模具的,因為上了年紀,加上深圳工廠越來越少,工作不好找,去年底就回內地了!所以從上面的幾個人的選擇可以看出來離開深圳有兩大原因:一是高房價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二是深圳工廠關閉遷走很多,工作崗位減少。
5、我最終還是離開了深圳,這座城市太難了,你們深漂過嗎?
我還在深漂、給要離開一個呆了很久城市的心情說說如下:1、只有離開一座城才知道有多少眷戀,也只有離開一個人才知道有多少難舍,2、多少人傾盡一生想要得到這個城市里的一切,卻終歸無法逃離被這個城市遺忘的命運。3、慢慢地,我也學著放下了,不是我變了,是我真的無能為力了,我認輸了,我折騰不動了。4、人的一生要瘋狂一次,無論是為一個人,一段情,一段路途或一個夢想,
6、過年時在深圳的人多了還是人少了,為什么?你怎么看?
謝邀!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年就意味著一年要過完了,所以意義非常大。過年回家成了一種期盼,也是一種信仰,俗話說的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深圳作為全國四大一線城市中的一員,外來人口占比超過80%,當年的沿海小漁村經過千千萬萬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建設,現在成了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了,很榮幸我們都是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