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圖2引江濟淮工程的“河上河”工程,也就是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鋼渡槽工程,它的施工現場在哪里呢。上溯商丘的歷史,可尋中華始祖三皇五帝的足跡,但確切的城建史當要到商代了,而且商丘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商代的發源地,商人的祖先在這里,王亥是夏代諸侯國商國的國君,領地就在商丘,所以很多人認為商丘是商代的發祥地,所以在這里建立了祠堂來紀念王亥。
1、引江濟淮的河上河工程在哪里?
引江濟淮工程是一項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江濟淮工程自南向北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段,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引江濟淮工程的“淮”并不僅僅是指淮河,指的是大片的淮河流域。長江水北送到大片的皖北大地和河南省的周口市與商丘市,
參見圖1和圖2。圖1圖2引江濟淮工程的“河上河”工程,也就是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鋼渡槽工程,它的施工現場在哪里呢?圖3圖4圖5其施工現場,如圖3和圖5中箭頭所示,位于肥西縣高店鄉,在高店鄉東南約10公里的團塘村,圖中U形水道就是淠河總干渠,江淮運河從淠河總干渠下方穿過。“河上河”施工現場江淮運河由巢湖向北,在肥西境內,便遇到了位于高高的江淮分水嶺上的自西向東的淠河總干渠,江淮運河將從淠河總干渠下方30多米處穿過,
為保障淠河總干渠能持續通水,首先在總干渠旁建設一座總長350米的渡槽,其中鋼渡槽長度為246米,再將渠水改道從鋼渡槽上流過。然后在鋼渡槽的下方繼續開挖江淮運河,工程完工后,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航鋼結構渡槽,供船舶在橋上航行,形成“河上有河”的輸水水道。淠河總干渠渡槽能通行100噸級船舶,而渡槽橋梁下的江淮運河航道等級為級航道,能通行2000噸級貨船。
淠河總干渠的渠水,源自淠河上游的磨子潭水庫、佛子嶺水庫和響洪甸水庫,它是沿著江淮分水嶺挖掘的人工河,從1958開工興建至1972年基本建成,在肥西縣新民壩與滁河干渠相連接。滁河干渠的水可直通董鋪水庫,為合肥市提供優質的生活和工業用水,淠河總干渠因建在江淮分水嶺上,位置較高,打開排灌閘門就可自流灌溉兩岸的農田。
淠河源自大別山區,是淮河流域的一條較大的支流,被上述3個水庫將水位抬升后通過淠河總干渠將渠水東送,主要流向長江流域,最后流向長江,也就是說,淠河總干渠將淮河流域優質的生活用水調到了長江流域。引江濟淮工程又將長江流域的灌溉用水調到了淮河流域,該處不僅有“河上河”的奇觀,它還是長江和淮河兩大流域相互調水的交匯點,希望今后能成為人們喜愛的一處新的旅游打卡地。
2、商丘高鐵站在哪里?
商丘高鐵站也在商丘站,不過是在商丘站北邊,商丘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站前路、歸德路立交橋、凱旋路立交橋、站前高架匝道與勝利路圍合區域,始建于1913年,是隴海鐵路、鄭徐高鐵、商杭高鐵相互交匯的樞紐站,是隴海鐵路的主要大站之一,鄭徐高鐵的三大站和商杭高鐵的五大站之一,同時又是商杭高鐵和京九高鐵的始發站,現為一等站。
商丘站共計建設9臺23線,16個站臺面,其中隴海鐵路3臺8線、鄭徐高鐵3臺7線、商杭高鐵3臺8線,1站臺至5站臺為隴海鐵路站臺、6站臺至11站臺為鄭徐高鐵站臺、12站臺至16站臺為商杭(遠期京九)高鐵站臺,現有的商丘站總建筑面積20.5萬平方米,站房總建筑面積25151平方米,其中南站房建筑面積5156平方米、北站房建筑面積15995平方米、南北站房高架連廊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北站房于2016年9月10日隨著鄭徐高鐵的正式通車投入使用。
3、商丘哪些地方比較好玩?
商丘,一座著名的古城,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素有豫東門戶之城,上溯商丘的歷史,可尋中華始祖三皇五帝的足跡,但確切的城建史當要到商代了,而且商丘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商代的發源地,商人的祖先在這里。金代時期定位歸德府,這個名字在商丘所留存的文化遺產中依舊可見,歸德府城墻:明代所建,距今有接近600年歷史,但目前所見多是近年來修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