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漢人,很多外地人都會說武漢人素質不高,很兇,排外,但是說這些話的人很多沒在武漢生活過,或者僅僅是接觸了幾個武漢人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武漢方言屬于西南官話,沒有翹舌音,使得語音過于裸漏,沒有修飾,導致語氣聽起來十分兇狠,再加上武漢人嗓門大,說話好像吼叫,所以剛來武漢的人是十分接受不了的,會覺得這里民風彪悍彪悍,好相處。
1、武漢人如何看待劉亦菲?
我不是武漢人啊!特地查了一下可能問這個問題的人。是想問一個城市出了個大明星,本地人對ta的看法吧?說句實話,演技被嚴重低估,期待她的《烽火芳菲》,電影有爭議,但對她好評很多。劉亦菲,我第一次看到她時,我還是個孩子,當然她也是個孩子,十四歲出演的《金粉世家》,我的天,我至今仍然記得特別有印象的一個鏡頭是劉亦菲從樓上下來的一個鏡頭,一身公主裙,一頭卷發,可以說是驚為天人,之前覺得董潔已經足夠漂亮了,但劉亦菲一出來,董潔的主角光環瞬間崩塌(其實這部戲里還有舒暢的),
當年我就覺得導演是瞎了嗎,這么美的演員演個配角(當年什么都不懂,只是覺得最漂亮的女演員應該是主角),我當時就覺得以后肯定會是主角,會紅的。之后的一部《天龍八部》,王語嫣這個角色后,“神仙姐姐”這個稱號專屬于她,劉亦菲這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以下娛樂圈規律:一個長得好看的女孩子,要在那么多長得好看的女孩子中間脫穎而出,是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并且有足夠的資源投入的。
2、圈內人如何看待劉亦菲進軍好萊塢?
謝謝邀請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我們無論是誰也無論我們在什么崗位上,但是我們都只有一個追求就是:我們要做的更好!因為只有我們自己做的更好才能讓人認可,才能讓人們更加的接受自己,這就是能力和實力證明一切的道理!這次25個國家的青年入住好萊塢,最小的18歲,劉亦菲是大姐大!劉亦菲能夠入住好萊塢也說明了她的實力所在!劉亦菲不但人長的漂亮而且演技也好。
3、湖南人和湖北人怎么區分?
我本人是湖南人,我來談談湖北人和湖南人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湖南和湖北同屬一個楚,同飲一江水,同在一湖旁,互相稱兄弟、半個老鄉,都屬于楚文化的分支,但其實彼此之間各方面差別都非常大。湖北人較圓滑,精明,會做生意,湖南人性格剛強,固執比較自大,說得不好聽就是有點夾生,但性耿直,就算打不過也要打,有狠勁,吃得苦,霸得蠻。
湖北人要精些,碰到強敵會轉彎,“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就是這個意思,湖北和湖南人性情都比較急爆,愛吃辣好斗狠。湖南人吃的是干辣,不愛喝湯,湖北人特愛喝湯,面食多一些。湖南人相對說,更好面子,愛享受就算窮得只有10塊錢也要穿得很體面,而湖北人比較愛賺錢,精打細算。湖南人不愛多說多話,說一不二,湖北人愛侃,說得多做得少,
總的來說湖南人性格比較冷,現實,狠些,湖北人較波辣,有包容性,柔和一點,也有些讓人難以琢磨。湖南人刀剛火辣的性格特征十分鮮明,湖南人能說會道,語言豐富得像個雜貨鋪,向來有“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說法,自宋以降,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重心南移,湖南也歷經幾次大的移民,他們與先秦湘楚先民們一起,歷經楚文化的激蕩以及中原文化等的洗練,創造出了湖湘文化。
宋代中國四大書院,湖南就獨占其二(長沙岳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自此,湖湘教育逐漸居于中國前列,風氣愈盛,至近代湖南人創造了“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湖南人材半國中”、“無湘不成軍”等的盛況。湖南騾子精神:吃得苦,霸得蠻,舍得死,不服降,湖北人淵源于黃河長江流域之中華正統。
鼎盛于春秋戰國之楚,衰弱于始皇帝的征服。湖北的湖泊數量為中國之最,所以,湖北人愛吃魚,尤以鯧魚為名,“十年淹九水”的湖北,以水為盛。湖北人以水為鄰,與水抗爭,在治水中也有了“水”的性格,水之浩浩淼淼,水之坦坦蕩蕩,水之浪漫靈動或靜謐閑適,水之知進識退,水之洶涌澎湃,以至水之桀驁不馴,無不在湖北人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