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查到2014年4月25日許昌學院魏晉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馬寶記解說許昌“三國河流”的網文。正因為中國古代地名陰陽法則的確定,是以該地向陽、背陽之勢來決定的,故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山之東、水之西取“陽”、山之西、水之東取“陰”的地名命名現象,關于這個問題,許昌長葛市文促會副會長、長葛地方史志“票友”路志純先生有一篇非常靠譜的研究文章,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1、許昌這個城市發展潛力怎么樣?
許昌是著名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潛力巨大。尤其又被中原城市群納入,并賦予重要職能,本市由于距離省會鄭州很近,結合地緣優勢大力推動現代化、工業化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增長級。2017年,鄭許一體化戰略提出,圍繞鄭州航空港區為中心,重點建設許昌至航空港經濟帶,突出本地新型城鎮化特色,促進相關資源互動融合。全力以赴建成中原城市群核心區重要支撐點,為群員發展提高質量起到帶動作用,
2、三國時期提到的許昌、荊襄、江東大概是今天的哪些地方?有什么歷史依據?
許昌就是許都。位于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東部15公里張潘鎮古城村,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于此。許都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三面環山,西北依靠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脈阻隔,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亙,只有東部是開闊的平原,易守難攻,是理想的戰略基地。荊襄,應該叫做荊州,
江東,又叫江左。江東的名城由來已久,史記卷七最早有江東記載。長江在自蕪湖至南京一段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古代以中原為中心,長江以南為外,外即表,故稱江南為\
因為最有名的城市是荊州城和襄陽、樊城,所以又叫荊襄。荊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西漢有十三州及司隸,十三州分別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兌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的荊州刺史部即是九州之一的荊州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按照《漢書·地理志下》所描述的荊州范圍囊括當今的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