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到底怎么樣,誰都沒辦法全面的評價。提到武漢人,很多外地人都會說武漢人素質不高,很兇,排外,但是說這些話的人很多沒在武漢生活過,或者僅僅是接觸了幾個武漢人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跟其他地區的湖北人相比,武漢人是個另類,武漢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老武漢人已經逐漸被全國各地前來落戶的人占據了大部分位置,有的是前來買房的,有的是過來做生意的,慢慢地各地前來的人越來越多,將全國各地的風俗習慣都綜合融合在這一個地方形成了統一性的包融,因為改革開放的原因甚至連全世界各地人的性格也容入進來了,相互沾染,取長補短,因此,此地,剛來的人開始并不適應,可住過一段時間之后,大多數人都融合在這種氛圍之后基本都被這里吸引住了,沒被吸引的只是少數偏激性格的人很難很不愿意大眾融合的那一少部分短暫接觸的人。
1、你認識的武漢人是怎么樣的?
提到武漢人,很多外地人都會說武漢人素質不高,很兇,排外,但是說這些話的人很多沒在武漢生活過,或者僅僅是接觸了幾個武漢人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武漢人到底怎么樣,誰都沒辦法全面的評價,1.“武漢人很兇”?武漢方言屬于西南官話,沒有翹舌音,使得語音過于裸漏,沒有修飾,導致語氣聽起來十分兇狠,再加上武漢人嗓門大,說話好像吼叫,所以剛來武漢的人是十分接受不了的,會覺得這里民風彪悍彪悍,好相處。
這個我只能說,武漢話聽起來是兇,但是大家說話的態度卻是和藹的,習慣就好了,現在新一代的武漢人說方言的慢慢變少了,很多小孩已經不會說武漢話了,其實這也是一種悲哀。2.“市民素質低”?很多人說武漢的老一輩喜歡罵人,進地鐵上公交不排隊,瞧不起外地人,只能說哪里都有這種人,作為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素質本身就參差不齊,不是誰都有那么好的教養,生活在底層的人民在文明建設方面是會差一些,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武漢人的素質肯定會越來越高,
2、湖北人除了武漢外,何以都是南腔北調的一盤散沙呢?
因為整個湖北版塊,被長江、漢江兩條中國著名的江河如切蛋糕一樣切開,加上洞庭湖又在南邊分隔一下,湖北整個地域被切成了五六塊。加上又是個千湖之省,地域分割又更為精細,湖北語言系統非常特殊,有湖南話,北京話,上海話(沙市一帶),東北話(青山),四川話,河南話(襄陽),安徽話口音,但萬萬說不出什么叫湖北話。如果說武漢話代表湖北話,估計所有湖北人都會說你腦子有問題,
為什么周邊省份都有統一語言,而獨獨沒有湖北話這一個說法呢?美麗的湖泊湖北作為中國的中部省份,與其相鄰的省市就有6個之多,它們分別為安徽、陜西、江西、湖南、河南及重慶市等。在湖北,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武漢,首先武漢話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語言。一過武漢語言系統馬上南轅北轍,這在中國其他省份也屬罕見情況,省會城市語言居然只代表一小部分人,并不能代表湖北話。
過了武漢,緊鄰武漢的8十1城市圈,覆蓋了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其語言風格與武漢也是格格不入,既使武漢市的遠城區,像漢南區、蔡甸區、東西湖區、黃陂區、新洲區、江夏區,說話語速和腔調,也與主城區區別不小。跟其他地區的湖北人相比,武漢人是個另類:說話嗓門大,還帶渣子,說話噼里啪啦像吵架一樣,
緊挨武漢的黃石人,他們和漢川相距一百多公里,駕車不到3小時就到,挨的不算遠,性格卻截然相反。漢川以又奸又狡著稱,而黃石人則顯得憨厚得多,而咸寧人說話的口音,武漢伢完全像聽天書一樣,雖然兩地已通了城鐵。地鐵改變了生活宜昌人說白了就是變了口音的重慶人,重慶人的優缺點宜昌人基本照模子嗑了出來,比較憨厚的是襄陽人,完全是另一個風格。
我比較喜歡襄陽人,說話比較講信用,也實在,但不狡猾,有北方人豪爽的性格,荊州一帶出文人,荊楚文化就源于此地。湖北九省通衢,位于中國中心有關,加上湖北是戰略重地,兵家必爭之地,每次戰爭過后,湖北都有大量移民進入或者遷出。這種幾乎幾十年就會發生一次的大規模遷移,最終造成了一個湖北人的語言根本無法兼容湖北各個地方的人,
3、武漢人的現狀如何?
我住在武昌,屬于武漢市的中心城區。疫情封城以來,一直在武漢,一方面居家隔離,一方面近期外出積極做志愿者,接觸了一些市民,交流比較多,我來回答這個問題,1、武漢人的心態,隨著新領導班子和中央政府一系列得力防控舉措的推進深入,目前武漢新增確定和疑似病歷大大減少,而且空床位充足,絕大部門病源體已經被有效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