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吃柔軟的烙饃。在我的記憶里母親都會自己制粬做酵母,現在我也不記得怎么做了,在襄陽俗稱“咸菜”,“襄陽大頭菜”,由于民間傳說為孔明所創,由此得名,襄陽雖沒有自成一體的菜系,但天南海北美食都能找到,好吃的東西不計其數,襄陽傳統佳肴,過年家家都有準備。
1、烙饃怎么做才好吃?
你好!我是楚香村,一個愛生活愛美食的寶媽!雖然我的故鄉主產水稻,但是烙饃對我來說并不陌生,夏季吃的多一些,薄薄的軟軟的烙饃卷上各種辣椒菜最好吃,再來一碗綠豆粥,晚飯就是這么解決的,一不小心還撐到了。前幾天去外地看父母,媽媽還專門做了烙饃吃,已經好幾年沒吃過了,咬一口又是童年的味道,烙饃沒有味道,不放油不放鹽,光用面粉就可以了。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做的太干太硬了,卷菜的時候很容易碎,咬一口還掉渣,這就不好吃了,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吃柔軟的烙饃。步驟一:把適量的面粉倒入盆中,用四十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面,水量是面粉的一半,將熱水慢慢倒入面粉中,并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拌到沒有干面粉時下手揉成一個光滑面團。蓋上蓋子餳面二十分鐘,步驟二:把餳好的面團取出來,撒上少許的干面粉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在面團中間掏開,雙手不停的轉動,扯斷后就成了一個長條。
步驟三:將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撒上少許干面粉,把劑子搟成一個很薄很圓的大面皮,直徑三十公分左右,厚度和餃子皮差不多,甚至還要薄一些,步驟四:把平底鍋或電餅鐺預熱,放入面皮煎制,面皮中產生小氣泡時翻一面,等面皮呈透明色即可。小貼士:烙饃的面粉要求不高,不過追求有嚼勁的口感最好選用高筋面粉,為了烙饃口感更軟,放涼后也不會變硬,最好用溫水和面,也可以用半燙面的方法來和面,冷水和面,烙饃放涼后會變硬。
2、怎樣做純堿饅頭好吃?
純堿發面饅頭的做法?這問題問的人一楞一楞的,純堿發面饅頭是什么饅頭?難不成發面饅頭加了堿?我就這樣理解吧!只要與純堿聯系在一起的必定是用老面發的面做的饅頭,加純堿的目的就是中和酸堿度,如果只用發酵粉發的面就與堿沒關系了,以前蒸饃每家每戶應該都是必修課,在我們這里一天不蒸饃吃什么?總不能天天買饃吧!況且買饃也買不起呀!雜面饃,花卷,菜饃一般都是用老面頭發酵。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都會自己制粬做酵母,現在我也不記得怎么做了,印象里是把粬做成一個個小餅,俗話說的“兜酵”,做好的酵餅晾干,蒸饃的時候取小塊酵餅用溫水泡開,加面粉拌成糊讓其發酵,發面的時候將發酵好的面糊糊倒進面盆里和成面團,發酵之后就可以蒸饅頭了。蒸饅頭剩下一塊面下次蒸饃的時候當引子,這就是大家說的老面頭,也叫老肥,面肥,面頭,
老肥用溫水泡開,面粉放盆里加老肥和成面團,用蓋子蓋上或搭濕布放溫暖的地方發酵。面開之后呈現密密麻麻的絲窩,將發好的面放案板上扒開,依據面團的多少將純堿加溫水化開倒入面里揉一揉排氣,堿與面揉勻,把面排光滑,揉不勻會出現堿點,影響美觀,然后根據自己的喜好揉成饅頭或剁成方卷,制作純堿發面饅頭是需要技術的,以前的饃鋪一般都有請的蒸饃師傅,關鍵就是能掌握發面饅頭用堿的量。
堿小了面發酸不好吃,堿大了饅頭發黃不好看沒賣相,所以蒸饅頭也是技術活,現在由于科技發達,蒸饅頭直接用發酵粉發面,再也不為堿大堿小發愁了。不過有一點不足,就是發酵粉蒸出來的饅頭沒有用老面做出的饅頭好吃,老面蒸出來的饅頭甜絲絲的,發酵粉是比不上的,純堿發面饅頭的做法今天就說這么多,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大家!大家能學會嗎?有不懂的地方隨時留言我看到就回復大家。
3、襄陽有什么好吃的?
民以食為天!來到襄陽的伙伴們除了游玩,最在意的可能就是吃啦!襄陽雖沒有自成一體的菜系,但天南海北美食都能找到,好吃的東西不計其數!作為土生土長的襄陽人,今天小編僅向大家介紹一下本土的美食,想想哈喇子都流下來了啦!1、襄陽牛肉面,襄陽人早餐的最愛,大街小巷到處是面館,配上一杯黃酒,那真是爽歪歪!2、琚灣酸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