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安徽省淮南地區,2018年的“土地保護補貼”,每畝地大約在120元左右。剛剛開始實行補貼的時候,地區不同,補貼的標準不會完全一樣;種植的作物不同,補貼的標準也不一樣;旱田和水田的補貼標準也不一樣近兩年,國家政策有所調整,把原來的“三項補貼”,統統歸納為“土地保護補貼”。
1、農民每年能領的土地補貼有多少錢?
前些年,為了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國家出臺政策,給予種田的農民包括糧種在內的“三項補貼”。剛剛開始實行補貼的時候,地區不同,補貼的標準不會完全一樣;種植的作物不同,補貼的標準也不一樣;旱田和水田的補貼標準也不一樣近兩年,國家政策有所調整,把原來的“三項補貼”,統統歸納為“土地保護補貼”,在我們安徽省淮南地區,2018年的“土地保護補貼”,每畝地大約在120元左右。
對于種植糧食面積超過50畝的種糧大戶,或一部分農業合作社的土地,補貼得力度要更大一些,另外,國家的政策一再強調,要把補貼真正補貼到種地農民的手中。可是,有一部分農戶成年累月在外務工,只要家里擁有承包地,依然能夠享受到補貼,因為不管是任何一屆、任何一名村干部,都不會、也不愿意去剝奪那些非種田農民的補貼的,
2、農村土地回收,每畝補貼30萬,真有這么多嗎?
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每畝補貼30萬,全國將不會有一個農民去種地。事實上不要說每畝補貼30,即使能給5、6萬,也會有80%的農民愿意交回土地,為啥會這樣說呢?一是種地不掙錢,二是農村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沒時間去管理土地,別的地方不說,說說我們村的情況你就知道了,在我們村,孬地一畝100元承包費,好一點的地300元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