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山東酒文化獨具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質。山東酒文化,是齊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孔孟禮儀的延續,除了酒量大,山東豐富的酒文化也讓人印象深刻,山東歸來不喝酒,不只因為山東人酒量好,更多的是山東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座次有講究,喝酒有規矩,勸酒有套路。
1、山東有哪些酒文化?
山東人到底有多能喝?據說,白酒行業對山東有這樣一個估算:山東人一年能喝掉價值200億元的白酒,消費量達400萬噸。平均下來,每人每年要喝掉40升白酒,除了酒量大,山東豐富的酒文化也讓人印象深刻。座次有講究,喝酒有規矩,勸酒有套路,1、喝酒規矩多。山東畢竟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做人做事有一套規矩,喝酒吃飯同樣有一套規矩,
在酒桌上,有著“只有山東人吃不完的菜,沒有山東人喝不完的酒”的說法!2、酒桌座位有講究。山東人的酒桌最講究禮儀,酒宴上是要排位子,論輩份,講資歷,一個人是什么身份,有多重要,就看他在酒桌上坐什么位置了,“主陪靠權力,副陪靠酒力”這句話道出了山東酒桌的玄機!3、敬酒規矩多。山東酒桌,敬酒也有規矩,主人要先敬酒,敬過三杯后,副陪敬兩杯。
2、你如何看待山東的酒文化?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與眾聚飲,獨自小酌,無酒不歡;婚喪嫁娶,踐行接風,更是無酒不成席。酒是社交的工具,更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山東酒文化獨具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質。好客山東,孔孟之鄉,山東人善飲,注重酒場禮儀,更講究酒局的規矩。入座分主賓,各司其職;飲酒序長幼,敬罰有據,
在酒場上,每一個山東人都是斗酒學士。山東酒文化,是齊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孔孟禮儀的延續,我是江蘇徐州人,和山東省挨著,淺談一下個人對山東酒文化的一些見解。一,好山好水出好酒:山東自古就是出產好酒的地方,有著悠久的制酒歷史,“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酒仙李白詩中的蘭陵美酒就產自山東,是中國古代頂級門閥蘭陵蕭氏的家釀,
此外,現在的景芝酒、孔府酒等,也是馳名中外。二,酒量同海量:山東人善飲,酒量好,《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快朵頤,算是山東人酒量的真實寫照。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山東人性情豪爽,酒風亦豪爽。三,酒后守禮:《論語》中曾提到山東人酒后:“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其意為:在舉行鄉飲酒禮后,要等拄拐杖的老年人走出去后,自己再出去。
今天所說的山東人淳樸熱情,其實表達的就是山東人自古以來的優良酒德,四,嘉肴美饌:山東人的好客,不只因為酒喝的多,更多的是山東人待客的菜品豐盛。魯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首,春秋時期的易牙,更是中國第一個私人飯館經營者,是奠定了中式烹調技法基礎的人,得惠于此,山東人也是中國最早享用宮廷美食的人。美肴必配佳釀,古今皆是如此,
五,雅客咸集:山東酒文化最出名的就是勸酒詞了,當然不會像范偉在電影《手機》說的:“俺河南窮,好不容易買點酒,自己舍不得喝,得一杯一杯端給客人喝!”戰國時期,齊國創建的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官辦高等學府。名仕聚集,則百家爭鳴,自然而然,山東人的勸酒功力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了。據說中國勸酒開山人,就是山東人諸葛恪,酒量絕等,口才一流,
山東歸來不喝酒,不只因為山東人酒量好,更多的是山東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附:《三國志》:又一日,大宴官僚,孫權命恪把盞,巡至張昭面前,昭不飲,曰:“此非養老之禮也。”權謂恪曰:“汝能強子布飲乎?”恪領命,乃謂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鉞,未嘗言老,今臨陣之日,先生在后;飲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謂不養老也?”昭無言可答,只得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