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學位告急,這跟人口多少關系不大。答案是否定的,學位問題不會因為疫情有所緩解,而且近幾年深圳學位缺口會越來越大,19年中考結束后,深圳人似乎第一次意識到,在大深圳,中考后升高中的錄取率居然不足50%,其實這種現象已經延續多年,目前深圳沒有那么多高中學位,只能多做分流,去職高和技校,當然,整個珠三角大概都是這么一個初升高的比例,因為人口源源不斷流入,珠三角城市的學位壓力都不小。
1、深圳公辦高中太少了,這么多孩子沒公辦高中上,怎么辦?
根據目前深圳市的中考的情況,確實存在著公立高中數量偏少的這樣一種現象,根據2018年中考的統計,深圳市共有7.2萬人參加中考,最后只有58,697名學生被錄取,其中公辦普高錄取人數34,155人,占總比例為47.37%,而這個數字在2017年是48.71%,而2016年是48%,也就是說公辦普通高中的錄取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造成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還是目前國家對于基礎教育投入的不足以及國家對于高中階段教育的改革的結果,根據我國目前的改革的要求,目前我們對于高中階段的教育開始偏向于職業教育。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中考的學生都能夠進入普通高中,根據我國目前全國的基本的情況,每個大城市里面,現在的普通高錄取率大概在50%左右。所以說從國家的政策來看,就沒有說要讓所有的初中學生都能夠進入普通高中,
2、一直以來深圳公辦學位就供不應求,經過這次疫情,學位會不會好轉呢?
答案是否定的,學位問題不會因為疫情有所緩解,而且近幾年深圳學位缺口會越來越大。學位問題看兩個因素:一是人口流入情況,二是新學校建設數量,從深圳人口流入情況看,連續三年深圳的凈流入人口都在40W人,三年累計凈流入人口達到百萬之巨。這些來到深圳安家落戶的人,都是青壯年,都有或者未來很快都有孩子上學的需求,對學位的要求是天量的,而深圳近幾年雖然在馬不停蹄地建設學校,但是遠遠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無法滿足需要,
2019年中考結束后,深圳人似乎第一次意識到,在大深圳,中考后升高中的錄取率居然不足50%,其實這種現象已經延續多年,目前深圳沒有那么多高中學位,只能多做分流,去職高和技校,當然,整個珠三角大概都是這么一個初升高的比例,因為人口源源不斷流入,珠三角城市的學位壓力都不小。雖然新學校在不停的建,但是終究趕不上人口流入,而且建設運營一所學校涉及諸多方面的事宜,不是說開辦就開辦的,
3、為什么有人說深圳的人少了很多,但每年都學位告急?
深圳的人一點沒少,而且每年以六位數的節奏在增長。所謂“人少了很多”,指的是人口流入率較往年明顯降低,因為這兩年深圳的房價和房租漲幅都比較大,這讓很多外來人口望而卻步。并不是不想來,而不是來不起,畢竟生活成本和定居成本驟增,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壓力,深圳是全國乃至亞洲人口年輕化率最高的城市,朝氣蓬勃、充滿生機,這里匯集了最頂尖和最密集的企業,聚集了最高端的人才和行業,因此這也是一個高收入群體占比最大的城市之一。
因此這座城市從最早期的下海創業之城、工廠經濟之城已經徹底脫變為現代化科技之城,這對于人才流入的類型就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哪怕一個普通文員甚至網管都敢到深圳去打拼,而現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少,反而變成了中高端人才的匯集地。所以深圳人口流入率雖然沒那么高,但質量卻得到了提升,流入人口當中的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占比越來越大。
至于學位告急,這跟人口多少關系不大,因為深圳是每一個年輕人都很向往的城市,有的人知道未來在這里工作定居難度很大,所以希望大學時期就能來此立足。而深圳偏偏是一個高教較為薄弱的城市,而且每一所高校也都很年輕,說直觀點就是高校數量少、好高校更少,學校有限,生源不斷,自然學位名額會越發飽和。所以深圳近幾年一直在大力引進高校和研究院,目的就是補足高教這一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