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里從85年到99年,那時候的老百姓為了辦一次宴席要準備半年,宴席的菜品還是以素菜為主,那時候一般是16個菜到18個菜,加兩個湯,不管16還是18個菜,素菜都要占10至12個,但賓朋們會把飯菜差不多吃完,讓主家心里有一種滿意的笑容。原陽燴面原陽燴面,湯是老湯,配有油辣椒,不會有鵪鶉蛋、海帶等配料新鄉羅鍋肉據說1944年有個賣鹵肉的,在新鄉新榮街做鹵肉但沒有字號,店主駝背彎腰是個羅鍋。
1、你們家鄉的宴席現在是多少個菜?
謝謝提問,像我們這邊現在的宴席看是哪種宴席。簡單的宴席都是10樣菜品,第一道雜燴,第二道雞,第三道盤肉,第四道鴨肉,第五道只能是海帶或煙筍二選一,第六道是盤肉,第七道水煮魚粉,第八道豬肚,第九道下飯菜,第十道青菜,除了第九道,第十道菜,其他的都是大盤裝的,像根據宴席不同的需要有些改動,像一些有錢的會換掉里面的一些,換成羊肉,牛肉,甲魚,等這些,但第一道跟第五道菜都基本是這樣子不能改動。
2、在農村辦喜事,擺酒席要上多少個菜才合適?
現在的農村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意識也在改變,對于宴席的標準也在不斷的提高,在我的記憶里從85年到99年,那時候的老百姓為了辦一次宴席要準備半年,宴席的菜品還是以素菜為主,那時候一般是16個菜到18個菜,加兩個湯,不管16還是18個菜,素菜都要占10至12個,但賓朋們會把飯菜差不多吃完,讓主家心里有一種滿意的笑容。
現在的農村不管啥宴席都是以肉類為主,現在一般都是20道菜之22道菜,以前沒有的海鮮,現在有了,整只雞,整條魚,大蝦,老鱉啥都有,相反肉類要占10到16個菜,可是人們卻吃不多少,有的可能會剩一半或許更多,這其中的原因我不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是,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的生活好了,人們對生活的標準不一樣了,人們對飲食的標準也更綠色化。
3、河南人吃酒席時,會有哪些菜?
河南農村地區在自家辦酒席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特別是結婚或者小孩的滿月酒,都是希望熱熱鬧鬧的,而顯然在自家院里辦的話更能熱鬧起來,而且坐在一起吃席那個場景特別的美好,小時候天天就盼著啥時候能夠吃桌,在我們那吃席也叫吃桌,河南的吃桌也是比較講究的,首先就是盤子要達到多少個,一般都是一桌8個人20多個菜,其中菜的樣式又要分好多種,最先上的就是涼菜,像調黃瓜一類的,接著就是熱菜,蒜苔炒肉、木耳青椒炒肉等,熱菜上完之后就是六個涼菜和六個熱菜上完了。
接著上的菜都是硬菜了,在我們那也叫大件,最先上的是蒸碗,塊雞和塊魚各一碗,有的地方會比較講究,像周口部分地區都是實行雙份菜,也是寓意美好,會雞塊魚結束之后就是整個的燒雞和燉魚,其實也和塊雞塊魚遙相呼應,好事成雙的意思,等到這些上完以后,還有比較重要的幾道菜,因為硬菜都是最后上的,下面的一道就是甜米飯了,一碗蒸米飯里面撒滿了白糖、青紅絲和紅棗,這個可是孩子們最愛吃的啦,甜米飯結束之后就是蒸的碗面子,也就是人們常吃的紅燒肉。
4、農村酒席上一般有一道“滾蛋菜”,上了就表示后面沒有菜了,你家鄉是什么菜呢?
說白了就是紫菜煮湯,等水開了,河南說水開了,地方方言叫誰滾了,等水滾了把生雞蛋打開灑在滾水上,所以簡名滾蛋湯,好吃的菜都上完了最后上湯,所以這是最后一道菜,時間久了吃酒的人都知道這滾蛋湯來了沒菜了,就陸續散伙了,像在河南南農村的宴會是很隆重的,當地人都會請村里有名的大廚來家里做飯,然后在自家的院子里面擺桌請客,雖然是農村的宴席,但是這宴席的菜品可一點都不比大酒店的差,十道菜里面就會有八道是肉菜,剩下一道是青菜可以解膩,還有一道湯。
其實在河南宴會上很多的菜品都是采用蒸的做法,大廚會提前把紅燒肉、紅燒魚、酥肉等等準備好,然后放到一個巨大的蒸鍋里面,一次性就能蒸上百份菜了,等會開席的時候就可以全部菜一起上,這樣客人吃得也會痛快很多,主人家也省心,不用擔心菜上慢了,怠慢了客人,但是在河南宴會里面最后有一道湯叫做“滾蛋湯”,這名字讓客人一聽就很尷尬了,這明顯是主人家在提醒客人吃完就可以走人了,不過這對于很多河南人來說就很習以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