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收多少人情錢,十年后也只給對方多少不僅十年前,就算是二十年前的人情,只要有人情簿存在,隔了多少年都不會忘。一、按簿還情,你送多少來,我還多少去辦過酒席的農民,手里都有一本賬本,上面記錄著自家辦酒席時收到的人情明細,誰家來沒來過、誰家隨了多少,即便過了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都記載著呢。
問:農村現在去吃香碗酒席,給多少錢才拿得出手呢?人在人情在。人情錢是個讓許多農民頭疼的事,給少了拿不出手,而給多了又遭不住,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不僅遭不住,還可能助長不良酒席風氣,讓愛好辦酒席者欲罷不能,因為辦一次酒席就能收人情錢,只要成本控制得好,一場酒席下來就能賺不少錢,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了,人情錢不都是迎來送往的嗎?收了別人的人情錢,日后不就要還回去嗎?事實上,有好些村民自己并不喜歡辦酒席,是典型的「只出不進」家庭戶。由此可見,某些酒席辦得多的村民,或多或少都有賺頭,雖然對誰家愛辦酒席、誰家以辦酒席賺錢的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誰也不好不去,鑒于酒席這座大山壓力太大,那去村里吃酒席,給多少錢才拿得出手呢?一、按簿還情,你送多少來,我還多少去辦過酒席的農民,手里都有一本賬本,上面記錄著自家辦酒席時收到的人情明細,誰家來沒來過、誰家隨了多少,即便過了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都記載著呢。
按簿還情雖然有個參考,但有些人確實沒來過,而在目前的人情世故上又不得不去,這種情況給多給少都是虧,都無所謂,只不過給少了會拿不出手,這種情況只消給個最低的行情價即可,另外,人情簿的參考作用有限,因為人情錢的行情如同市場,存在著一個行情價,但一般都是只漲不降。刺楸家里十年前辦過酒席,當時普遍行情是給30元、50元,而目前有的人情也沒還完,但行情已經漲到200元了,
雖然不同時期的購買力不同,但總體上看來是漲了的。二、十年前收多少人情錢,十年后也只給對方多少不僅十年前,就算是二十年前的人情,只要有人情簿存在,隔了多少年都不會忘,通情達理的人會隨行情隨人情錢,但有極少數人在吃酒席時仍按照十幾二十年前收到對方給的錢數來給。例如,刺楸曾聽說,某家兄弟較多,弟媳剛嫁過去不久嫂嫂女兒出嫁,給女兒辦酒席時弟媳給了5元人情錢,而當弟媳的兒子娶媳婦時,嫂嫂就真只給了5元人情錢,
2、好多年沒參加婚禮了,現在隨份子一般多少錢?一般泛泛之交的話多少錢合適?
你提的這個問題,開始真的有點想不通,不過終于想明白了,現在都是看在錢的份上才會去請親戚和朋友,這是自己親身經歷,自己結婚沒錢做灑沒有做,建四次房子沒有做酒,生小孩沒人來看過,等別人辦灑了,親戚朋友都出來了,去年老公的堂姑過世,我們這里的風俗百世不用請自己去,前面也喝過五臺灑在他姑家,喝酒不到一個星期,我兒子摔了一跤非常嚴重,連問一聲都沒有,到下半過月還是又來下請帖,他以為有錢又有官責我就會去,你在有錢是你的,從沒想過去借一分錢。
今年五一也是我自己姑姑的兒子,三十五年從未一個電話,還是他弟弟打的電話,去年我兒子摔跤他知道也沒一句話,前面他家因為讀書五畝多田都是我每年幫他家,一切做完為止,那么多年根本沒有來往,我嫁女兒也沒有去請這些人,現在這時代,世態陽涼,人情冷蕩的社會,人家請你喝酒,要看自己的心情去包錢,也要看自己的口去做。
3、現在農村結婚,鄰居們一般隨多少錢的份子錢?
這事不可一概而論,名地經濟發展不同,風俗也不同!我們這,一般朋友,接到帖子,界時去與不去宴會,都要隨200元,取其好事成雙之意;近一些是400元,取其事事順意之意;往前靠一靠是600元,取其六六大順之意,再近一些是800元,取其八面招財之意;再往上走就是1000元,除了親戚,差不多到頂了,取其十全十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