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人才不少,我認識不少濱州的朋友,其中不乏一流人才。我是山東人,老家不是濱州的,但是去濱州出過幾次差,和濱州的朋友也聊過當地的經濟,所以對這個問題算是有點發言權,當時去濱州的時候我坐過一次火車,給濱州的朋友發圖片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濱州居然已經通火車了。
1、濱州的路修好了扒,扒了再修,并且一修好幾個月,你怎么看?
明明路還是好的,非要圍欄重新修,其實感覺弊端挺多的,一方面是給交通造成擁堵,原本寬敞的路因為修路而變窄,上班高峰期車多人多的,堵塞交通不說,還有安全隱患;另外道路重修,機器設備作業不僅會帶來噪聲污染,給周邊生活和工作的居民帶來困擾,而且在作業過程中也容易產生泥土灰塵,帶來環境污染;再者,重新把原本好的路挖了重修,也需要錢財支撐。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我來回答,我是山東人,老家不是濱州的,但是去濱州出過幾次差,和濱州的朋友也聊過當地的經濟,所以對這個問題算是有點發言權。以下是我梳理的關于濱州未發展的一些原因,對其他地區可能也有借鑒意義,先通過經濟數據來了解濱州整體的經濟形勢。2018年的山東省GDP排名中,濱州是2640.52億元,位列第14位,在山東省各市排名中倒數第四;2017年濱州的GDP是2612.92億元,2017年到2018年的經濟增速是1.5%,GDP增速是倒數第一,而且是絕對的倒數第一,因為排在倒數第二名的棗莊,GDP增速都是4.3%,人均可支配收也是位列倒數,
所以從數據上看,濱州的經濟絕對是排在后面的。我去過很多城市出差,尤其是從別的城市再到濱州的時候,很明顯能感受到差距,濱州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道路很空曠,與其他城市的擁擠和繁忙相比,濱州的道路就顯得人口稀少了一些,單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濱州的經濟如何了。從地圖上來看,濱州也算沿海,毗鄰山東省會濟南和工業大市淄博,按說不該這么落后,
但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濱州遲遲沒有發展呢?經過調查和研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交通不便,從地圖上看,濱州有兩個便利的條件,一是臨海,二是臨濟南、淄博,但是因為交通的原因,濱州這兩個條件都沒有利用起來。雖然靠著海,但是靠海的地區因為地形的原因,并沒有優良的海港,而且臨海還是內海渤海,因此,濱州沒法利用沿海的有利條件,發展與外部地區的有效聯系。
而陸上交通條件也不是很便利,濱州地區雖然和濟南、淄博的汽車比較多,但是和其他地區的車輛比較少,通往濱州的公路相對于其他地區少。另外,濱州長時間沒有火車站,外部的人員、物資進不來,濱州當地的人員、物資也出不去,濱州通火車也是最近一兩年的事,而且就一趟車,還要繞很遠的路。當時去濱州的時候我坐過一次火車,給濱州的朋友發圖片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濱州居然已經通火車了,
第二、農業發展條件不利。沿海地區雖然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可往往也有很多鹽堿地,濱州很不幸的是既沒有可以利用的沿海交通便利,偏偏又有不少鹽堿地。鹽堿地多了,農作物的收成往往不好,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基礎地位不好,也會影響工業和整體經濟的發展。濱州也有一些農業資源,比如陽信梨,但是往往都是低端農業,總體收益不高,
不要小瞧了這些食品加工企業,在我們老家有個鎮子,因為有幾家知名的罐頭廠,解決了當地很多村子的就業問題,因此老家那邊外出打工的很少,基本上都在當地就業,因此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這些問題就非常少,而且農民的收入也比較高。所以,濱州在農業深加工方面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第三、工業基礎非常薄弱。一個地區的經濟水平,與當地的工業發展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工業往往很發達,像青島、煙臺等地區,都有很多工業,而像菏澤這樣的農業大市,經濟基本上都是倒數。濱州的工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鋁業和紡織業,在這點上我和當地人交流過,濱州當地人告訴我,濱州原來有幾個化工企業,但是后來因為治理環境,關了好幾個廠子,而鋁業和紡織業也是在苦撐著,因為很多人在里面工作,一旦關閉,就業和經濟都很受影響。